失血痔疮割包皮,西医能做的手术中医也

 

写于战国时代的《周礼·天官冢宰》中将宫廷医官分为四种:食医、疾医、疡医和兽医。这里的“疡医”就类似现在的外科医师。

根据《史记》记载,春秋时代的神医扁鹊,曾经替公扈和齐婴两个人做心脏移植,将两人的心脏互换以改变心性。至于三国时代的华佗(—):东汉末年医师,与董奉、张仲景被并称为“建安三神医”,更是让人津津乐道。

由此可以看出两千年前人们对于外科的想象。

接下来你将看到:

●金疮:古人如果被捅了能怎么办?

●失血、痔疮、割包皮:中医也能做手术

●外科为什么没能在中国火起来?

刘育志白映俞/文

摘自《玩命手术刀:外科史上的黑色幽默》

已获授权,有删减

金疮:古人如果被捅了能怎么办?

-+-

金疮就是由刀剑锐器所造成的伤害。这类兵刃是从前的主要武器,由战争或是斗殴所造成的肢体伤残或开膛剖腹,应该极为常见。

《圣济总录》成书于年,医院编,以宋徽宗名义颁行。全书两百卷,包括内、外、妇、儿、五官、针灸、养生、杂治等,共六十六门,其中是这样写金疮的:

“论曰金刃所伤,有肠出者,有肠出已断者,视其轻重之证,可决死生。”

●元大德年间重校本《圣济总录》

这段描述一个人的腹壁被刀刃所伤,导致小肠外露,此时会有三种状况——

若是小肠被截断,而体外只看到一个断端,那是必死无疑,近则一日,远则三日。这样的观察很正确,因为当肠道被截断又无法接续时,伤者会在几天之内死亡。

另一种状况是“肠有两头见者”,即被截断的两个断端都在体外,于是可以将之缝合接续。将肠道接合是很正确的做法,这样伤者才可能存活,不过在接续肠道后,涂上鸡血可就不是理想的做法,因为涂上鸡血非但无助愈合,更会导致感染,使伤者死亡。

第三种状况是“肠有出而不断者”,即肠道没有被截断,只要小心地将小肠推回腹腔再缝合伤口。不过“以大麦粥取其汁,洗肠而纳之”反而可能造成感染,使伤势恶化。

关于腹破肠出的状况,公元年,明朝古籍《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》上还有这样的说法:“医者麻油搽手,然后送肠纳入。”也就是用麻油当润滑剂,将小肠复位。

●这张删掉

但若因为小肠外露时间太长,变得胀气而难以复位时,“即将麻油搽肠滋润,又用一人托住其肠,再用一人暗含冷水一口,当面一喷,其人必惊,而托肠之人要乘势将肠一推推入,自然收好,即捻定伤口,用银丝或丝线缝口”。

显然过去的医者对于腹破肠出的状况并不陌生,也做过各种尝试来将小肠复位并缝合伤口,甚至还提出一个方法来判断预后:

“肠虽归复内中,伤否目力难知,即取火酒一小杯,令患者饮之,使人嗅其伤处,若闻火酒气味,其伤不可治矣。”

这个测试方法很有意思,让伤者喝下一杯火酒,然后由腹壁的伤口处嗅闻,就能判断肠道是否破损穿孔。如果能闻到酒味,就代表肠道穿孔,

必死无疑。

从以上叙述可以推论,当时医师仍没有进行剖腹手术的能力,所以只能接续露出体外的肠道,没有办法进入腹腔找寻肠道断端将之缝合。

失血、痔疮、割包皮:中医也能做手术

-+-

谈到由刀刃所造成的伤害时,除了肚破肠流外,还有一个可能危及生命的问题就是失血。

公元年,隋代《诸病源候论》中有这样的记载:

“去血四五斗,脉微缓而迟者生,急疾者死。”

这是说在创伤失血的伤患,若脉搏“缓而迟”,存活机会较大,若脉搏“急疾”就可能死亡。此种说法是有道理的,因为脉搏加速的患者通常代表有较大失血量,而脉搏稳定代表失血量较少,也较可能存活。

●《诸病源候论》作者巢元方,提出了著名的“经络活气血和”论

因为肛门瘙痒、肿痛而就诊的患者很多,现在是如此,过去也是如此,所以古籍中有许多相关叙述。

公元年,宋代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一书中有许多相关描述。

“牡痔者,肛边肿痛,突出一枚,五六日后,溃出脓血自愈。”这种就是肛门脓疡,一开始会又肿又痛,几天之后会破开流出脓血,待脓疡排尽后会自动痊愈,然后渐渐形成肛门瘘管。

从这可以发现,肛门脓疡和痔疮的成因虽然不同,但当时都被认为是痔疮,治疗方面也多以药物为主。

公元年,清代《外科心法要诀》中有结扎痔疮的记载:

“凡遇痔疮瘿瘤,顶大蒂小之证,用线一根,患大者二根,双扣系扎患处,两头留线,日渐紧之,其患自然紫黑,冰冷不热为度。轻者七日,重者十五日后必枯落,以月白珍珠散收口甚效。”

对于“顶大蒂小”的痔疮,可用药线结扎,再逐渐收紧,数日之后痔疮就会掉落。类似的做法现在还有人使用。

对于肛门瘘管的治疗,清代《医门补要》中有这样的建议:

“用细铜针穿药线,右手持针插入漏管内,左手执粗骨针(要圆秃,头镌深长槽一条,以便引针)。插入肛门内,钓出针头,与药线打一抽箍结,逐渐抽紧,加钮扣系药线梢,坠之七日管豁开,掺生肌药一月,收口。如虚人,不可挂线,易成痨不治。”

这算是相当详细的手术步骤,先将针线穿过瘘管,然后逐渐束紧,数日之后就能切开瘘管。这样的瘘管切开术是有效可行的,在今日依然可见。

●《外科图说》部分刀剪钳物件图

清代《医门补要》中也有割包皮的手术,主要是想解决包皮过长所造成的包茎:

“龟头皮裹:大人小孩,龟头有皮裹包,只留细孔,小便难沥。以骨针插孔内,逐渐撑大。若皮口稍大,用剪刀,将马口旁皮,用钳子钳起,量意剪开,速止其血。”

这种手术方式和现在割包皮方式很接近,手术有两个重点:其一是剪掉的包皮要适量,才不会影响勃起的功能;其二是要止血完全。

不过,因为过去没有电烧可以帮助止血,直接动刀割包皮时,出血问题较难解决,所以作者也提供了另一种做法:“或用细针穿药线在马口旁皮上穿过约阔数分,后将药线打一活抽结,逐渐收紧,七日皮自豁,则马口可大矣。”

这个方法执行上较简单,只要将针线刺穿包皮,再从包皮的开口拉出来,然后收紧线头打一个结并逐渐收紧,几天后包皮就会被切开,解决包茎的问题。在缺乏有效麻醉、止血工具时,这的确是较可行的方法。

外科为什么没能在中国火起来?

-+-

无论在哪一个文明中,医学的肇始都是偏向哲学、玄学,渐渐地才会进入科学思维。要触发这样的蜕变,解剖学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。外科学的进展与解剖学更是息息相关。

●达芬奇解剖图手稿

但在传统礼教的约束之下,解剖是不被鼓励的。历史上大声疾呼,提倡实证医学的名医是清代的王清任,他的著作《医林改错》以开门见山的标题,讲明要修正医学的错误之处。

他认为想要诊断疾病,就必须先了解五脏六腑,但在他学医过程中,却发现有许多矛盾的地方,这让他兴起想要搞懂人体解剖的念头。

有一回,滦州稻地镇瘟疫盛行,大量孩童死亡,贫穷人家多半将尸体裹在草席中下葬。当地习俗是将遗体浅埋,刻意让野狗啃食,当地人相信这样有助于下一胎的存活。于是墓园经常可见许多被啃食得肚破肠流的尸体。

王清任每天骑马经过,发现可借此机会认识解剖构造,于是每天清晨到墓园仔细观察这些残缺尸体,并互相参看,这才发现古籍中所绘之脏腑形图,和真实的人体完全不同。

年,王清任下定决心要刊行《医林改错》,也写了这段文句以明志:

“今余刻此图,并非独出己见,评论古人之短长,非欲后人知我,亦不避后人罪我,惟愿医林中人一见此图,胸中雪亮,眼底光明,临症有所遵循,不致南辕北辙,出言含混,病或少失,是吾之浓望,幸仁人君子鉴而谅之。”

●清咸丰刊本《医林改错》

王清任《医林改错》一书不但改正了数千年贻误,更是迈向实证医学的一大步。可惜他的学说没能突破传统观念禁锢,不但被主流医学批评为标新立异、离经叛道,还被讥讽是“在骸骨中学医”。

一个让医学蜕变的机会也就此失之交臂。

END

点击以下关键词,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鐧界櫆椋庡摢閲屾不鐨勫ソ
鐧界櫆椋庢渶濂界殑娌绘剤鏂规硶

 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wdh-820.com/bjhl/9435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